网上投注app

当前位置: 网上投注app > 新闻与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新书推荐】[德]莱奥·罗森贝克著,庄敬华译:《证明责任论》(第五版)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6日 12:09 阅读数:

1159C

出版信息

[德]莱奥·罗森贝克著,庄敬华译:《证明责任论》(第五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8月版。

作者简介

莱奥·罗森贝克(1879-1963年),德国著名法学家,主要著作有《证明责任论》、《德国民事诉讼法教科书》等。其代表作《证明责任论》的第一版是其于21岁时(1900年)完成并出版的。之后其紧跟学说前沿和司法实践,不断修订再版,直至其谢世。这本书所代表的理论影响深远,其理论使罗森贝克成为世界诉讼法学界的一代大师。

译者简介

庄敬华,女,1983年广州外国语学院德语本科毕业,1986年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硕士毕业,1998年到1999年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2004年攻读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学博士研究生,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网上投注app 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民商法学、环境资源法学。

内容简介

《证明责任论》(第五版)的译者是中国政法大学网上投注app 庄敬华副教授,20188月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原著的作者是德国著名法学家莱奥·罗森贝克先生,该著作的第一版出版于1900年,因很受欢迎,多次再版,本译著是第5版,是在罗森贝克教授(1963年)去世后出版的,该著作可谓名副其实的经典传世之作。该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证明责任的概念和意义,第二章为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第三章为法律推定,第四章为所谓限制自认,第五章为一般意义上的具体证明责任问题。其中份量最重、最核心的部分是关于证明责任分配的理论,罗森贝克用了四分之一多详尽地论证了证明责任分配原则的理论。该著作中独特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一诞生,即在学术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德国的通说。罗森贝克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至今仍然是德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也已被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所接受。《证明责任论》是以德国民法典和德国民事诉讼法典为基础撰写的,罗森贝克的证明责任分配理论是建立在纯粹的实体法规结构的分析之上的。从法律规范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寻找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以法律条文为证明责任分配的依据。目前我国正在制定民法典,罗森贝克的证明责任理论对于民法典的制定以及未来民法典的发展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录

第五版前言

第四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缩略语

第一章  证明责任的概念和意义

第一节 证明责任问题概述    

第二节 法律适用与证明责任·证明责任规范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证明责任和确认责任

第四节 主张责任

第五节 主张和证明是权利、义务还是责任?

第六节 证明责任在民事诉讼中的意义和价值

第七节 证明责任规范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第二章  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

第八节  证明责任分配及其根据概述

第九节  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

第十节  续·权利消灭规范和权利妨碍规范

第十一节 先决性(预设的)权利和法律关系·事实状态

第十二节 构成要件的完整性

第十三节 具体的诉讼对证明责任的影响

第十四节

第三章  法律推定

第十五节  事实推定

第十六节  权利推定或权利状态推定

第四章  所谓限制自认

第十七节 限制自认的概念及讨论概述

第十八节 在对法律行为的成立和有效性产生争议时的证明责任分配

第十九 对法律行为的内容有争议时的证明责任分配基础

第二十节原告承担证明责任的情况

第二十一节主要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的情况

第二十二节主要由被告证明承担证明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三节 根据诉争合同提出对待请求的证明责任

第五章  一般意义上的具体的证明责任问题

第二十四节  导论

第二十五节否定的证明

第二十六节欠缺行为能力

第二十七节履行·积极的违约·物的瑕疵和权利瑕疵

第二十八节无过失和有过失

第二十九节当事人为多数人时的证明责任

第三十节对个人情况、尤其是财产情况的证明

第三十一节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届满后的证明责任分配

第三十二节 诉讼法的构成要件中的证明责任分配

术语索引

翻译说明

译后记

辛勤笔耕近5年,终将德国著名的民事诉讼法教授罗森贝克的《证明责任论》(第5版)这一传世名作译成中文。1965年的第5版是罗森贝克教授在1956年的第4版基础上修订完成,由其学生卡尔·海因茨·施瓦布教授协助出版的。该书的价值在法学界尽人皆知,无需赘言。

《证明责任论》第5版的中译本得以出版发行,需要感谢为《证明责任论》第4版中译本的出版发行给予过倾力帮助的人。首先要感谢我国民事诉讼法专家张卫平教授,没有他向中国法制出版社引荐这部名著,就没有这本译著的出版。其次要感谢时任中国法制出版社编辑的陈学军先生,承蒙其高看,成就了我利用自己的德语和法学的复合专业优势为社会服务的理想。还要感谢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教授费安玲女士,其在该著中拉丁文句子的翻译上给予了无私的帮助。

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为该译著的出版作出的积极努力。由于种种原因,《证明责任论》第4版的翻译工作给我留下不少遗憾。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早在2013年暑假,我便开始对于该译著进行了第一遍修订,但到2014年暑假修订完成时才得知,罗森贝克的《证明责任论》有第5版,于是,在2015年初接到中国法制出版社罗莎编辑关于修订第4版中译本电话时,我当即建议翻译出版第5版。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德方联系了版权事宜并得到了德方的版权授权。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袁笋冰主任给我在时间上的宽容,使我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译著。原计划2016年8月底完成的稿件,因本人教学科研任务比较重,时间经常过于碎片化,加之我腿部受伤等因素,直到今日才能交稿。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李璞娜女士认真且高效的编辑工作,使该译著能够早日呈现在读者面前。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刘晶女士,是她告知我,《证明责任论》(第4版)对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影响颇大,深受读者的欢迎,且已出版11年,早已售罄,建议我修订再版。由衷感谢刘晶女士的善意和对我的翻译水平的肯定。

感谢中国政法大学丁强教授在翻译过程中对我的帮助。在修订的初稿完成后,我还有一些把握不好的句子,我向丁强教授请教,丁强教授欣然答应,多次利用课后和课前的休息时间,与我当面交流,给我启发很大。感谢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刘芝祥教授,其从民事诉讼法专业的角度给我提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感谢中国政法大学霍颖楠教授和葛存亮教授给予的无私帮助。

感谢方达律师事务所的徐祺昆先生给我提供了罗森贝克教授的《证明责任论》第5版的德文电子版。2014年他在耶鲁大学进行暑期交流期间,在耶鲁大学图书馆利用馆际互借,从哈佛大学借到此书。他借到书后,又不辞辛苦地将书全文扫描。没有他的付出,就没有《证明责任论》的第5版中译本的问世。

本译著的翻译本着忠实于原文为主,又兼顾可读性的原则。除了极个别的地方做了翻译技术上的处理之外,没有其他变动。为了尽量保持原文的原貌,在标点符号上,本人都尽可能不予改动,仅在不改动不符合中文的习惯,或者影响到读者的理解的情况下,才予以变动。尽管如此,在标点符号的处理上一定还有可能存在不够妥当的地方,敬请谅解。在翻译的方法上,主要采用直译的方式;在直译不足以表意的情况下,才采用意译的方式。

因翻译第4版时德国法尤其是德国诉讼法的参考资料奇缺,且该专著理论高深,又是上世纪上中叶的作品,而我当时主攻民商法,对于民事诉讼法尤其是证明责任法的专业知识比较欠缺,加上时间仓促,因此译著难免有些处理不当之处。此次翻译第5版,自己有信心提交一份令读者比较满意的答卷,在这段期间,自己不仅攻读了环境资源法学博士,又在此后从事环境资源法学的教学研究工作。环境资源法学这一学科集实体法和程序法于一身,这段经历使自己的法学知识面大大拓宽了。同时,本人还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翻阅了大量的德国法的中译本文献,以使某些词汇的翻译做到更精准,更受学界认可。本人自信地认为,第5版的译稿质量上乘。

因本人追求直译的风格以及水平有限,难以摆脱译文不如原文易懂的尴尬。尽管竭尽全力,也难免有一些地方处理不当之处,这并非自谦之辞,而是肺腑之言。真诚欢迎读者的任何批评与建议(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庄敬华

2018年5月10日于北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