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投注app

当前位置: 网上投注app > 新闻与公告 > 学术平台 > 正文

法大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助力国家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和国际生物多样性治理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08:29 阅读数:

    20211011-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第十次会议和《关于获取遗传资源和公正公平分享其利用所产生惠益的名古屋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第四次会议(合称“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缩写为“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此次会议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为推进生物多样性治理,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展开深入交流与磋商。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COP15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本次大会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习近平强调,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要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要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13日,大会的高级别会议形成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成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了高级别政治推动力,发布了《昆明宣言》,宣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举措。随后,生态文明论坛成功举办。


219F8

 

    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国内唯一受邀的法学专业高校参会。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于文轩教授、朱炳成博士和博士生牟桐作为高校代表应邀参会。会议期间,研究所师生同与会的国内外代表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接受中央电视台、《民主与法制时报》《新民晚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宏网等媒体专访,通过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微信平台设“COP15法治观察”专栏展开系列解读,从环境法的角度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产生广泛影响。


18951

202110月,研究所师生参加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


AB850

202110月,王灿发教授就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接受CCTV采访


1A651

202110月,研究所师生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接受采访并作系列解读


    20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学科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法治研究,助力国家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为推动国际生物多样性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环境资源法研究所长期支持国家生物多样性立法工作,推动生物多样性立法的有效实施。王灿发教授是我国最早开展生物安全专门立法研究的学者之一。曹明德教授在生态法领域著述颇丰。研究所教师长期参与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和草原等部门组织开展的生态系统保护、物种保护、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立法,以及《水土保持法》《森林法》《草原法》《长江保护法》、“湿地保护法”等相关立法的制定和修改工作,牵头开展相关研究工作。2019年4月,于文轩教授被推选为生态环境部生物安全立法专家咨询组组长。在研究制定《生物安全法》的过程中,于文轩多次参加全国人大组织的专家论证会,为生物安全立法建言献策。于文轩教授还参加了2020年3月20日在京召开的由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33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并就与物种保护相关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作专题汇报。他还为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提供支持,其作为法律专家提供支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已与去年通过并顺利实施。


1155D

20197月,于文轩教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立法听证会上发言


    在科学研究方面,于文轩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生物安全立法研究》被评为“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这也是环境法学界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篇全国优博。王灿发教授与于文轩教授合著论著《生物安全国际法导论》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科优秀奖”一等奖,于文轩独著专著《生物多样性政策与立法研究》获中国法学会首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独著专著《生物安全立法研究》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励青环境法学奖”一等奖。曹明德教授所著《生态法原理》就生态保护法治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此外,研究所教师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生物多样性法治方面的学术论文数十篇。目前,于文轩教授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生物安全法治保障体系研究”。


276A2

研究所教师出版的部分论著


    在社会服务方面,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相关立法的教育和普及工作。研究所开设了中国政法大学第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建设课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法治实践”,于文轩教授就生物多样性法治作专题授课。课程一经推出,在全国范围内广受关注,中央媒体几次作详细报道,全国高校院(系)立德树人知行联盟成员学校的学生积极参与这门课程的学习。配合《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于文轩教授接受《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环境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采访,并撰写发表署名文章,为立法的完善建言献策。在《生物安全法》通过之后,于文轩教授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的专题采访,为生物安全法律知识的普及作出积极贡献。于文轩还应邀面向行政人员、司法人员、律师、企业法务人员等开展生物多样性法治方面的培训,为小学生讲授生物多样性基础知识,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教育和社会意识提升。2021年4月-6月,博士生牟桐多次作为主讲人参加由全球环境基金(GE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项目办公室指导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能力建设与意识提升培训会”,就我国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政策法规及试点立法进展情况与有关地方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进行交流分享。


1C614

2012年12月,研究所教师为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理论及实务研习班与会人员培训


14BAE

2021年4月,博士生牟桐在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能力建设与意识提升培训会上作主题发言


    多年以来,研究所教师积极参加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谈判和履约研究,开展学术交流。2005年5月,于文轩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在加拿大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缔约方大会第二次会议。2015年12月,于文轩教授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亚洲-非洲环境执法研讨会上就环境司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作主题发言,分享我国基于环境诉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经验。2016年7月,朱炳成博士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在韩国首尔举办的“第二届中韩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论坛”并作主题发言。2018年7月,于文轩教授作为教育界代表参加在加拿大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第二十二次会议和执行问题附属机构第二次会议,代表中国学者就生物安全国际法的相关问题阐释立场和观点。


1590A

2015年12月,于文轩教授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亚洲-非洲环境执法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


A89FC

2016年7月,朱炳成博士在第二届中韩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论坛上作主题发言


1589A

20187月,于文轩教授参加在加拿大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SBSTTA)第二十二次会议和执行问题附属机构(SBI)第二次会


    涓涓流水,代代相传;“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将继续专注生物多样性法治领域的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为国家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治理贡献更大的力量。








 


分享到: